游客
:
(
登录
|
注册
|
忘记密码
)
首页
||
网上报名
|
学院介绍
|
招生信息
|
留学生活
|
师资力量
|
专业设置
||
学生习作
||
其他语言
招生新闻
海外教育学院最新招生信息
2005年秋季汉语长期班招生简章
2005年春季海外教育学院招生汉语长期生近150人,达历史最高水平...
2005年汉语短期学习招生简章
我院有着丰富的短期汉语学习组织经验,每年接收短期班达十个以上..
2005年经贸汉语本科招生简章
我院开设汉语言文学本科专业,本栏目为经贸方向...
2005年文化汉语本科招生简章
我院汉语言文学专业开设文化方向,在培养扎实汉语基础的同时注重社会文化能力的锻炼...
汉语言文学远程学习招生简章
我院中文远程学习有着近50年的历史,为外籍人士包括华侨华人培训近两万名中文函授人才...
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硕士招生简章
设置对外汉语教学方向和中外文化语言文化比较方向
传播学专业硕博士招生简章
主要研究中华文化及传播史和传播理论
厦大台港澳侨预科招生简章
厦门大学1993年授权招收台港澳侨学生,学院负责厦门大学台港澳侨预科班学习...
台港澳侨联考补习招生简章
台港澳侨联考补习招生简章
2005年度厦门大学港澳台侨预科招生简章
厦门与台湾有着传统的地缘、血缘和人缘关系,两地语言通,习俗同,民风近。在对台交流方面,厦大具有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和难以替代的人文优势,现已成为我国近年来对台教育、科技、文化交流最活跃的高校,也是台港澳、华侨参观访问最集中的高校之一。随着厦门经济特区建设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华侨、台港澳学生希望能到厦门大学学习。国家教育部于1993年批准我校设立台港澳学生先修部,举办大学预科班和联考补习班,为华侨、台港澳学生到大陆学习提供条件和服务。
预科班
凡参加当年联合考试的华侨、台港澳学生,联考成绩达到规定分数线者,我校根据其填报的预科志愿和有关要求择优录取。
预科班学制一年,分文科班和理科班。文科班主修大学语文、英语、计算机、中国文化概论等课程;理科班主修大学语文、高等数学、英语、计算机、生命科学导论等课程。学习期满,成绩合格,品德良好并符合我校《港澳台预科学生学籍管理规定》,可转入我校本科专业学习。就读专业根据学生志愿和预科学习成绩、表现和学校的有关情况确定。
下列文件供联考报名参考
附件一:港澳台侨学生联考报名须知
报名
1.条件
具有高中毕业文化程度(相当于中学六年级),品行端正,无犯罪历史记录,无精神病及传染性疾病,身体健康,包括由内地(国内)移居香港、澳门、台湾或国外的学生。
2.报名时间 一般为每年的3-4月,具体时间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普通高等学校联合招收华侨、港澳台学生办公室确定和发布。
3.报名手续 报名时,考生须缴本人学历证明、高中各学年学习成绩单副本(应届高中毕业生可出示所在学校的学历证明书并在报到时补缴最后一学年的成绩单)、居住所在地身份证明及一寸正面半身免冠照片两张,并缴付约合港币伍佰伍拾元的等值通用外汇作为报名考试费。
不便径往报名站,可用通讯报名形式,将有关证明及报名考试费(另加邮资、代办费港币五十元)径寄拟前往考试的报名站,待报名站将有关表格寄回,考生应于报名站规定的日期之前将填就的表格寄达报名站。
各报名站备有《考试大纲》,考生可径往索购,在国外的华侨考生也可向我国驻外使馆提出申请,经使领馆推荐报名。
4.报名地点
联合招生办公室:广州市东风东路723号,邮政编码:510080 电话:(020)87750695,87776581
福建省高校招生办公室:福州市北环中路59号,邮政编码:350003 电话:(0591)7843064
厦门市高校招生办公室:厦门市湖里区兴隆路(厦门三中右拐)厦门考试中心,邮政编码:361000 电话:(0592)5703106
上海市高校招生办公室:上海市钦州南路500号,邮政编码:200234 电话:(021)64513403,62251932
北京市高校招生办公室:北京市海淀区皂君庙甲4号,邮政编码:100081 电话:(010)62254310,62251932
香港考试及评核局:九龙新蒲岗爵禄街十七号, 电话:23280061
香港中国旅行社及各分社:
湾仔分社:香港轩尼诗道138号修顿中心地下, 电话:28323888
北角分社:香港渣华道196-202号嘉富大厦地下, 电话:25650370
香港仔分社:香港仔大道223-227号利群商场地下4号, 电话:28732213
宵萁湾分社:宵萁湾南康街18号康华大厦地下, 电话:28854728
旺角分社:九龙旺角洗衣街62-72号, 电话:27895888
观塘分社:观塘牛头角道300-302号裕民中心商场地下, 电话:23438243
荃湾分社:荃湾青山道189号地下, 电话:24991433
大围分社:沙田大围村南道77-81号, 电话:26917261
元朗分社:新界元朗教育路31-41号, 电话:24755367
土瓜湾分社:九龙马头围道426-430号, 电话:27132021
屯门分社:新界屯门青山路168地段, 电话:26188188
京港学术交流中心:香港铜锣湾摩顿台5号百富中心16楼, 电话:28936355
澳门中华教育会:澳门水坑尾街78号中建商业大厦7楼, 电话:333611
澳门中国旅行社:澳门新口岸长崎街新华大厦10楼, 电话:7998800
填报志愿
1.考生在报名时可填报我校四个系科或专业志愿。
2.考生可根据个人的情况,写明是否填报我校预科志愿及其志愿顺序。
考试
1.考试科目
文史类各专业的考试科目:中文、数学、历史、地理、英语
理工类各专业的考试科目:中文、数学、物理、化学、英语
医药学类各专业的考试科目:中文、数学、物理、化学、英语
理工类各专业和医药学类各专业可以兼报
报考艺术类专业的考生除文化考试成绩须合格外还需参加我校组织的专业考试,专业考试时间及地点请于年初向学校招生办或艺术学院(0592-2182404)咨询。各科满分均为150分,各类别满分以该类别考试科目成绩之和计算,即文史、理工类满分为750分,医药学类满分为750分。考试以《考试大纲》为命题依据。
2.考试时间
具体时间请向各报名点垂询。
3.考试地点
广州 广州华侨补习学校;
厦门 由厦门市招生办公室安排;
上海 由上海市高校招生办公室安排;
香港 由香港考试局安排;
澳门 由中华教育会安排;
北京 由北京市高校招生办公室安排
4.考试规则 由各考点向考生公布
录取
录取时间由中国联合招生办公室安排确定。录取批次为第一批次。我校根据报考生源情况划定本科、预科录取分数线,并根据考生志愿、考试成绩和培养要求等方面情况,择优录取新生。未被录取的考生,可报名参加我校联考补习班进行补习。预科学生经一年学习,符合我校《港澳台侨预科学生学籍管理规定》,并经学校考试合格后可转入本科进行学习。
入学与身体检查
新生入学报到时间以《录取通知书》上规定的时间为准。新生入学后,由学校进行身体检查,对不符合报考条件者,取消入学资格;仅专业受限者,可商转其他专业,学生在校期间,按国家教育部发布的《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管理,并可免修政治理论课。
学费及其它
学生入学需缴纳学费和杂费,入学后品学兼优的学生可享受优秀学生奖学金。学生每一学年缴纳学费和杂费为1500美元(或等值通用外汇)。住宿费按学校规定收取。学生在寒暑假期间,可自费离境探亲访友。学生修业期满,考试成绩合格者,由学校颁发毕业证书。本科毕业生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规定者,将授予学士学位。学生毕业后,原则上应返回原居住地。新生入学报到时,所持出入境证件,其有效期应与学习期限相适应,或至少应持有有效期为一年的出入境证件。台湾省新生还需办妥途经香港返回台湾的香港再入境手续,或提供学业结束后能及时离开大陆返台湾的保证书。
下列文件为厦门大学港澳台侨预科学生学籍管理规定,供报读预科班参考
附件二:厦门大学港澳台侨预科学生学籍管理规定(试行)
为进一步加强和规范管理,提高预科学生的整体素质,结合本科生学籍管理的有关要求,特制定本规定:
一、我校录取的港澳台侨预科学生,须持预科录取通知书和港
澳台侨有效身份证件,按期到学校海外教育学院办理入学手续。因故不能按期入学者,须提前出示有关证明,办理请假手续;请假期限一般不超过两周。无故超过两周不报到者,取消入学资格。
二、预科学习期限为一年。如有特殊原因,经海外教育学院同意,教务处批准,允许保留学籍一年。
三、预科学生在校学习期间,必须遵守我校海外学生守则和考勤制度。无故旷课超过总课时三分之一者,取消转入本科学习的资格,作自动退学处理。
四、预科生分文、理两个班。预科学习期间必须修完和通过学校规定的课程(大学英语、大学语文、生命科学导论、计算机、高等数学、中国文化概论、体育)。文科班学生可免修“高等数学”,理科班学生可免修“中国文化概论”。
五、预科生实行留级、退学和结业考试制度。预科生累计有两门(含两门)以上的课程成绩不及格者作退学处理。一门课程成绩不及格者,经补考及格后可参加预科结业考试;补考仍不及格者,作留级处理。留级期间,凡出现不及格者,作退学处理。预科课程学习全部通过后,由学校统一举行预科结业考试,文科考试科目为:大学语文、大学英语。理科考试科目为:高等数学、大学英语。预科结业考试科目全部合格者,方可取得转入本科学习的资格。凡预科结业考试出现考试科目不及格者,取消转入本科学习的资格,作退学处理。
六、预科学生取得转入本科学习的资格后,方可填报本科学习专业的志愿。每人必须填报四个专业志愿。文科学生填报范围为:人文学院、法学院、外文学院、公共事务学院、中医系、旅游系开设的专业。理科学生可选填全校的任何专业。
七、学生的学习专业由学校根据预科学生的志愿、学习成绩、考勤情况和平时表现,以及学校的教学条件确定。
厦门大学二○○四年二月
(3091/2005-4-13)
返回
Copyright © All Rights Reserved by OEC of Xiamen Universi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