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 登录注册忘记密码 ) 首页 ||网上报名学院介绍招生信息留学生活师资力量专业设置||学生习作||其他语言
国别分类 内容查看
中国
英国
新西兰
澳大利亚
加拿大
美国
马来西亚
印度尼西亚
日本
 
  • 当地政府


  •  
     
  • 中华文化


  •  
     
  • 汉语


  •  
     
  • 华文教育


  •  

    全球汉语热的出现与中国国力不断增强密切相关
    关键词:
    分类:汉语
    地域:中国,


         全球汉语热的出现与中国国力的不断增强密切相关。汉语——传承几千年,具有独特美感的古老语言,在沉寂百余年之后,重又在中国与全球的加速融合中焕发出蓬勃生机。

         2005年6月25日,美国《纽约时报》有一个十分惹眼的标题——“从开封到纽约:历 史辉煌”,标题竟然全部用中文写成,在满纸英文的报纸版面上显得格外突出。罕见的举动,似乎预示着中文已开始走入美国社会。

         此前汉语只是美国华人家庭的交流语言,得不到任何重视。二战结束后,美国明确告之将法语、西班牙语、德语等语种列为第二语言,汉语是没有丝毫席位。而如今,这一切都在静悄悄地改变。

         汉语热潮全球涌动

         2005年6月20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的世界汉语大会新闻发布会上,中国国家对外汉语教学领导小组办公室(简称国家汉办)主任许琳告之,全世界有3000多万人在学习汉语,“这仅仅只是崭新的开始。”

         散布于世界各地的华人华侨是学习汉语的主体。国家侨办副主任刘泽彭介绍,据不完全统计,全世界华人华侨社会中大约有近万所中文学校,其中校舍相对固定的、学制比较完备的中文学校大约有6000多所。

         汉语学习的迅速增加使汉语水平考试(HSK)近年来变得异常火爆。1996年外国考生人数是2.1万人,到2 004年外国考生人数已达到10万人,中国在34个国家设立了151个考点。HSK被外国学生形象地称为“汉语托福” 。

         国人也能亲身感受这股新兴的汉语热潮。中国高校的校园里,学习汉语的留学生已随处可见。据悉,1996年来华留学生为4.12万人,而去年一年中国已接收来自1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外国留学生40万人,而且这一数字还在不断激增。

         古老文字蓬勃生机

         在中国历史强盛期,汉语流行于周边各国,韩国、日本、越南等国都曾长期使用汉字,以汉字和儒家文化为纽带,在亚洲形成了范围广泛的汉文化圈。但是近代以来,汉语辉煌不再。大量中国人背井离乡来到东南亚,在艰难困苦的生活环境中,唯一能安慰游子乡愁的,是伴随他们一生的汉字和汉语。

         此后受国际大环境的影响,汉语在很长时间里被打入冷宫,有些国家甚至颁布禁令,禁止开办华文学校,禁止教授中文课程。不过,近些年来,亚洲的汉语教学在经过多年沉寂、徘徊不前和缓慢发展后,已然出现井喷之势。

         国家对外汉语教学领导小组副组长、教育部副部长章新胜披露,驻韩国的德国大使向他大吐苦水,“在韩国教授德文和法文的中学教师不得不改行学汉语、教汉语,否则就要失业。”

         在韩国,汉语水平考试成绩已经成为许多大企业用人、升职的标准之一。韩国开设中文课程或专业的大学,从上世纪 80年代的20多所,已增加到今天的347所。韩国教育部长表示,到2007年将在韩国的中小学普遍开设汉语课程。

         而在泰国,汉语流行已经超过日语,成为本国语言之外的第一外语。日本《产经新闻》报道,“曾经的日语热已经逐渐淡去,取而代之的是不断升温的汉语热潮”、“目前学习汉语的泰国人是10年前的10倍”。

         印尼苏哈托自1998年下台后,印尼政府逐渐放开了对汉语的禁锢,压抑多年的学习汉语愿望和印尼华人认祖归宗心态的逐渐复苏,开办汉语课程的学校如雨后春笋般涌现。

         “华人必须学华文”是马来西亚华人的信念。他们把子女送到华文学校读书,殷殷希望传承华人的文化传统。新学年开学时,家长们甚至连夜排队为孩子争取进入华小的名额。

         繁体写法淡出视野

         随着大陆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和对外交往的深入发展,简体字已成为国际通用的汉语字体。最为明显的例子是,过去美国纽约市政府包括地铁转车、工程招标或是招聘人员等中文公告,都以繁体字说明,但自从布隆伯格市长上任后,一律改成了简体字。

         在中国台湾,简体字涉及政治意识形态,是一个禁忌话题。早年台湾不但将简体字打成异端,甚至连文字横排也被禁止,但现在,“简体字打败繁体字”成为台湾媒体的热门话题。

         随着两岸深入交流的开展,简体字也已冲破政治藩篱,走进百姓生活。台湾校园刮起了认识简体字的风潮。台北大学还举办“认字比赛”,帮助学生认识简体字。更有学生表示,“不懂简体字,就落伍啦!”卖简体版图书的书店也出现在台北的街头,受到民众追捧。

         发达国家青睐汉语

         美国宣布设立“AP汉语项目”,把汉语与法语、西班牙语和德语等语言一起,列为可供高中生选修的课程。

         AP项目就是在中学里修中文课目,学校承认学分。这是美国汉语教育发展的一个里程碑,标志着汉语正式进入美国的国民教育体系。目前,美国已经有2500所中小学开设中文AP课程。

         美国参议员此间提出“2005年美中文化接触法案”的议案,要求美国联邦政府从2006年到2011年的五个年度内拨款13亿美元,全面促进美中在教育、学术、商业等方面的交流与接触。

         欧洲汉语热同样如此。英国教育部已支持制定了中学汉语教学大纲,而法国教育部正在积极推动中学中法双语教育实验计划。

         而在德国,中文已经成为德国许多州的中学会考科目。昔日门可罗雀的汉学系,如今成为热门,大公司专门从外面聘请老师,开设“中文速成班”,给即将派往中国工作的员工上课。西门子家电中国区总裁盖尔克曾在演讲时说:“如果你还停留在‘英文走天下’的心态,那就大错特错了,要跟中国做生意,一定要聘请会中文的人才。”

         法国在吸收汉语方面丝毫不逊于他的邻居,目前其已成为继韩国、日本之后世界第三大“汉语托福”考试的国家。一些欧洲国家的学生如果要参加高级考试,都必须到法国应试。
    (摘自:,2005年7月19日)
    相关知识:
    推荐人:simdrv,2005-7-19 11:33:53,点击:344
    返回

    Copyright © All Rights Reserved by OEC of Xiamen University